詩意重塑新時代校園
http://m.magentopwa.com2021年06月18日 09:33教育裝備網
前幾天參加兩個詩歌活動,感觸頗深。一是邀請廣西民族大學“相思湖詩群”培養(yǎng)出的詩人石才夫到學校以學長的身份作講座,另一個是在蘇州,參加詩人小海的詩歌研討會。兩位都是成名于上世紀80年代的校園詩人,離開校園后在各自的崗位上功成名就,但業(yè)余時間依然寫詩,詩歌已成為他們豐富精神生活和區(qū)別于周圍人群的重要標識。我們共同談及80年代大學校園的詩歌教育對年輕人成長的重要意義,是提高人文素養(yǎng)和寫作水平的重要目的和手段。倉廩實而知禮節(jié),實現小康社會之后,經濟的富足需要滿足民眾的精神追求。作為孵化未來知識群體,重提漢語詩教傳統(tǒng)對重塑新時代語境下的大學校園文化是必要的。
現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強調大學教育的根本在于“美育”,借此可以“超越利害”,“保持一種永久和平的心境”,在物我關系的認識上,融合天人合一的哲學,以培養(yǎng)大格局、大胸懷的超越性人格。相對于以情節(jié)虛構和旁觀者敘述為特征的小說,以營構情景交融的意境和抒發(fā)“手之舞之、足之蹈之”的真情實感為前提的詩歌,則先天性地擁有美育的特質,這也就是清初詩論家葉燮在《原詩》中談到的“詩之基”: “我謂作詩者,亦必先有詩之基焉。詩之基,其人之胸襟也。有胸襟,然后能載其性情,智慧聰明才辨以出,隨遇發(fā)生,隨生即盛!爆F代詩人聞一多在《一句話》里對理想中國的暢想,彰顯一代詩人不拘于現實窘境的情懷。這種家國情懷在穆旦的筆下則體現得更為見微知著,他在《祭歌》里用“你們的身體還掙扎著想要回返,/而無名的野花已在頭上開滿”的詩句,在時空轉換的大格局里,賦予遠征軍將士的犧牲以悲壯的情感內質。
新時代語境下的大學課程,要求發(fā)掘“思政”屬性,詩歌這種以審美方式映現出的國家、民族意識,大格局、大胸襟的書寫境界,是新時代語境下課程思政的優(yōu)良載體,能夠潤物細無聲地浸潤到育人的過程中。
上世紀90年代以來,學者們經?只庞凇澳刚Z危機”,概述其各種癥狀,并提出各種良方,王富仁先生在《“大語文”與“小語文”》將其歸結為缺乏真情實感,“我們現在的語言危機常常不是因為人們說的話太少,而是太多的話中缺乏真正具有直觀的、直感的、情感的、審美的底蘊”。著目于在工具性而非審美化的范疇里使用母語,這種語言觀是形成“漢語危機”的根源,而這個根源又可以歸結為語言教育問題。在思想與詩歌語言的相輔相成中,詩歌是最能超越語言的“器物”意義,喚醒語言的人文精神的重要文體。德國教育家雅斯貝爾斯在《什么是教育》中將詩人視為預言家:“偉大的詩人就是本民族的教育家和未來倫理的預言家。聆聽偉大詩人教誨的人們不僅被他們的作品所打動,而且也將注意力轉向了自身,思考起存在的問題來。”這和赫伯特·馬爾庫塞在《單向度的人》中視詩歌為一種創(chuàng)造性的認知語言殊途同歸:“在詩歌的認知作用中,詩歌執(zhí)行著偉大的思想任務……為‘未露面事物’命名,就是破壞事物的現存名稱;進而言之,就是一種不同的事物秩序對既定事物秩序的滲入,亦即是‘一個世界的開端’!碑斘覀兿肫鸷W幽鞘住睹娉蠛,春暖花開》時,大海除了波濤洶涌、深不可測、浩瀚無邊等讓人產生畏懼感的意義外,因為這首詩的出現,增益了希望、夢想的所指。詩人李琦在《變老的時候》一詩中談及老之將至的感受,“變老的時候,一定要變好”,“猶如瓜果成熟,焰火騰空/緩緩地釋放出最后的優(yōu)美”,或者是“變老的時候,需要平靜/猶如江河入海,猶如老樹腰身蒼勁”,或者是“幕帷垂落,絲竹聲遠”,將生命的逝去視若尋常,恍如四季更迭、日月互換一樣自然。和葉芝的那首名篇《當你老了》一起,蕩滌掉因時間流逝帶來的感傷、憂慮,這是詩歌才有的貢獻。如何以創(chuàng)造性的姿態(tài),富有生命感地準確理解漢語意指,以不斷涌現的陌生性而合理的經驗豐富語詞的活性,而非“傳聲筒”意義上的單一符號,閱讀詩歌是重要的。
新世紀以來,漢語新詩呈現為繁榮的景象。但這種繁榮是寫作的繁榮,而非閱讀上的洛陽紙貴,傳統(tǒng)紙媒的擴版,各種詩歌自媒體的蜂擁而出,甚至讓詩歌寫作成為行為藝術的趨勢,故而有人戲稱寫詩的比讀詩的多。這種狀況的出現說明兩種事實,一個是詩歌被越來越多的人需要,這種需要是源自純粹的精神世界而非外在的功利需求,另一個是詩歌教育的缺失,導致創(chuàng)作與閱讀之間缺乏應有的溝通橋梁,沒有熨平二者之間的折痕。事實上,無論是價值認同上的創(chuàng)作中心論還是讀者中心論,詩人與讀者之間的失衡都不是詩歌發(fā)展的良途。所以,在詩歌需求群體較為旺盛,同時又有制度需求、時間保障的大學校園里,以系統(tǒng)、專業(yè)的方式培養(yǎng)寫作者和閱讀者是可行之路。經典詩歌的細讀、仿寫,傳統(tǒng)的田野采風,代表性詩人的現場演講,中外詩歌理論的講述與實踐等,有助于提高學生詩歌專業(yè)素養(yǎng),營造良好的校園詩意環(huán)境。隨著這些具有專業(yè)詩歌素養(yǎng)的學生走向社會,必然會提高整個社會文化對詩歌的理性認知,從而實現從校園到社會文化上的美育,緩解母語危機可能帶來的影響。
如此,終身受益于大學詩歌教育的石才夫、小海等詩人的感慨也會從對現實校園的遺憾轉向理應如此的寬慰。
(作者系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,博士生導師)
責任編輯:董曉娟
本文鏈接:TOP↑